English

“小”书大手笔

1998-03-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说《蒙塔尤》是一部小书,有些不太妥当。这是一部洋洋50万字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从篇幅上绝对算不上小。况且,作者是当今史坛响当当的人物,如此称呼他的这部曾在法国销售几十万册,在美国、荷兰、英国、瑞典等国也畅销一时的名著,殊可谓大不敬也。

说它是部小书,指的是它题材小。即使请教熟谙法国地理的专家,恐也难以说出蒙塔尤为何物。蒙塔尤是个地名,是中世纪时期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区的一个牧民小村落,仅有二三百居民,讲的是奥克语,一度信奉异端阿尔比教派。作者所述并非该村的全部历史,而是叙述它在1294一1324年的一段历史。因而,该书讲的仅仅是一个小山村在13、14世纪之交30年的历史。在那一时期,一位先是任帕米埃主教、后升任教皇、名叫雅克·富尼埃的人发现了该村村民的异教行为,就率宗教裁判所对这里进行了长达七年、累计工作时间达370天的调查审讯。这些资料被抄在羊皮纸上侥幸传到了今日。今日,一位名叫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的法国大史学家利用这些材料写成了这部名噪一时的书。

小题材有时也能写出好书。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正是这样。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蒙塔尤的生态,介绍当地的环境、居民状况、牧民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第二部分为蒙塔尤考古,从当地人的举止、性行为、婚姻情况、生老病死、男男女女,一直谈到家庭、社会风俗、宗教习惯和来世观念等。“机敏过人且具有宗教裁判热情”同时具有“警察的智慧”的富尼埃对蒙塔尤村作了无情的探测和翻弄,像现代侦探那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村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和各种矛盾;勒华拉杜里则以小说家的手法,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和利用了这些材料,并以现代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法(人们称之为精神考古学或蒙塔尤方法)为蒙塔尤一个个村民立了一份份传记,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信仰和习俗的全貌。通过对山村基本细胞的观察分析,作者力图把构成和表现14世纪初该社区生活的各种参数一一揭示出来;通过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特别是宗教审判时人们使用的语言、姿态及其内涵的符号意义,推导出普通民众的心态和集体精神,达到“通过一团泥了解所有泥制品”的目的。“在宗教裁判所生成乃至恶劣的光线强烈照射下,蒙塔尤仿佛成为一座灯塔,至少像一画庞大的反光镜,它将光束扫向各个方向,从而照亮和揭示了我们以前兄弟的意识和生存状态”。这么一个小小的题材,作者能够展现出那么大的一片大地,并从某种角度再现了14世纪法国的特点;这么一部本应很枯燥的著作,能够吸引那么多的读者;作者诚可谓大手笔。

勒华拉杜里出生于191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3年起在法兰西学院任现代文明史讲座教授多年,曾任法国国立图书馆馆长,现为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经济、社会和文明史年鉴》主编之一。他的代表作,除本书外,尚有《朗格多克的农民》、《公元1000年以来的气候史》和《罗曼人的狂欢节》等。它们虽不如《蒙塔尤》那么畅销,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再补充一点,勒华拉杜里是当今世界最大史学流派之一年鉴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如果说其前辈费迪南·布罗代尔以其宏篇巨帙《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此书中译本新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展现出总体史学的辉煌,显示了宏观史学的魄力,那么《蒙塔尤》则表明年鉴史家精细入微(作者则时时保有一种大视野)的程度,表明他们,至少是新一代年鉴史家,在熟练运用叙述手法方面,不逊于任何其他学派。

应当说,《蒙塔尤》一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向国人提供了一种方法。我国类似史料相当丰富,借用他山之石,或许可以雕出绝妙的美玉。

(《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著,许明龙马胜利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出版,定价28.9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